科研经历:
先后主持“十五”“十一五”国家863“棉花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课题及农业部“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地面育种重点课题”,参加“973”第六子课题等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建立了短季棉早熟不早衰性状的生化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和航天诱变育种技术体系,参加培育的中棉所24、27获“九五”攻关一等后补助,中棉所36获“九五”攻关一等后补助、重大后补助,并列入跨越计划。
科研成果:
参与选育短季抗虫棉新品种有中棉所42、50、58、64和68等5个,参与选育春棉品种有中棉所45和56等2个;取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5,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7,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2,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排名第2,申请发明专利3项、棉花新品种保护权4项;发表论文49篇,其中优秀论文奖4篇,被SCI收录4篇,副主编著作2部。参加国际棉花基因组大会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论文4篇。协助喻树迅所长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8名。
获奖成果:
麦棉套种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中棉所45、中棉所35选育,2006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生化辅助育种技术选育优质、多抗丰产系列棉花新品种--中棉所24、27和36,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黄淮海平原麦棉两熟双高产新技术研究与示范,2002年获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黄淮海平原棉麦两熟高产栽培理论及其配套技术体系研究,1996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育成品种:
中夏杂06(中棉所85) 豫审棉2013006
中棉所84 豫审棉2011011
中棉所68 豫审棉2008014
中棉所67 新疆伊州审棉字(2007)010号
中棉所64 国审棉2007014
中棉所58 国审棉2006015
中棉所56 豫审棉2006010
中棉所50 国审棉2007013
中棉所45 国审棉2003002
中棉所42 豫审棉2002001
授权专利:
喻树迅、范术丽、宋美珍等。一种芽黄标记光敏雄性不育系的繁育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1 1 0294545.4
喻树迅、陆才瑞、范术丽等。 获得植物内含子序列扩增多态性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6 1 0089664.5
喻树迅、胡根海、范术丽等。 一种棉花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6 1 0080973.6
喻树迅、宋美珍、范术丽等。 短季棉早熟不早衰性状的生化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发明专利,专利号: ZL 2003 1 0110227.3
毛树春、宋美珍、李小新等。 高低垄起垄刮畦播种机。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98 2 06082.3
代表性论文:
1. Analysis of DNA Methylation in Cotton Hybrids and Their Parents. Molecular Biology, 2008, 42(2)169-178
2. Inheritance of time of flowering in upland cotton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Plant Breeding, 2008, 127:383-390
3. Quantitative inheritance of leaf morphological traits in upland cotto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2008, 146:1-9
4. Biochemical Genetics of Shot-Season Cotton Cultivars that Express Early Maturity Without Senescenc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Formerly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5, 47(3)334-342
出版著作:
中国短季棉育种学:科学出版社,2007.03
特种棉花及其产业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1
转基因抗虫棉丰产关键技术(农民增收百项关键技术丛书):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01
棉花栽培新技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09